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作者/责任者:李如龙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的接触是历来就有的, 近代以来, 社会生活复杂化了, 人们交往多了, 方言之间的较量就更加剧烈了。在与外方言接触时的表现, 闽粤方言也是有同有异的。
闽语也算是强势方言了, 明清以来闽南话散播到浙南沿海的苍南、玉环、洞头, 苏南的宜兴, 赣东的上饶, 赣南的蟠龙, 粤北的连县, 珠江三角洲的中山, 以及广西玉林、平南等地, 多则数十万人, 少则数千人、几百人。在其他方言的包围之中, 他们还能保留自己的母语成为方言岛。在东南亚的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各国, 福建话( 实则闽南话) 一直是当地华裔之间的共通语。这是由于到东南亚定居的华人之中, 年代最早、人数最多的正是闽南人。大大小小的移民群体能够强化地保留自己的母语, 在这一点上, 闽语和粤语是十分类似的。
相对而言, 粤语是比闽语更为强势的方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在广东全省乃至广西的部分地区, 粤语成了区域共通语。广东的闽语区、客语区和北部土语区, 近数十年来, 人们竟相学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