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岭南移民及其对岭南陶瓷发展的推动
作者/责任者:申家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提及“配防岭南”, “西防岭表”。“分徒岭外”, “徒南海”。
汉人南迁岭南很少是一步到位的, 多数是一段一段地往南迁。先是一逾岭就停留下来,如迁到粤北的一般先在南雄珠玑巷居留若干年乃至几代; 迁到粤东北的, 就在那里定居成为“客家人”, 而后再伺机南迁。南雄和梅县、兴宁、大埔等地, 是北方汉人移民岭南的中转站。
海南岛最早居民是黎族。大陆的苗族、壮族、汉族不断迁入, 其中汉人最多, 其中以两晋时期由海路南下的闽南一带的汉人数量最多, 故形成近似闽南话的海南方言。
2. 移民与岭南社会文明的发展
历代移民对岭南经济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起了极大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1) 增加了岭南的人口, 加快了开发步伐。人口对于古代来说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 移民对岭南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人口。岭南开发得比中原晚, 其中一个原因是地广人稀, 一些山区更是人迹罕至。例如, 西汉时期今广东境内每平方公里仅1人[ 2]; 南朝时期人口密集的粤北, 每平方公里也只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44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