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岭南移民及其对岭南陶瓷发展的推动
作者/责任者:申家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有0. 4~0. 5户, 而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以及兴梅山区每平方公里还不足0. 1户[ 3]。梅州的人口直到唐代每平方公里还不足2人。源源而来的移民, 使岭南人口迅速增长。李伯林编著的《梅州史纵横》载宋代梅县户数较唐代增长近8倍。据《太平寰宇记》和《元丰九域志》记载, 北宋100年间, 南雄州保昌、始兴二县由8163户跃至20339户,为原来的两倍多。北宋后期广东境内人口客户234672户, 占总户数的39%, 这样, 较唐代增加1. 7倍, 其中仅客户户数就已多于唐代广东的总户数。由于人力资源增加了, 岭南从北部山区到珠江三角洲和滨海地区, 都得到开发, 据阮元《广东通志》载, 明洪武24年( 1391年) ,广东人均耕地仅7. 9亩, 只及全国水平的半数, 嘉靖年间, 广东人均耕地12. 9亩, 万历年则为16. 1亩, 由此可见广东开发的步伐[ 4]。本来被视为蛮荒瘴疠之地的岭南, 没有多久就赶上全国发展水平。
( 2) 给岭南带来的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方式。延至秦世, 岭南还一直保持“火耕而水蓐”的原始耕作方式, 秦代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