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岭南移民及其对岭南陶瓷发展的推动
作者/责任者:申家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大批徙民, 首次带来铁器工具和先进的耕作技术,使岭南的社会生产开始发生重要转折。及至汉代之后, 移民又将北方的犁耕技术和畜禽饲养技术带来岭南, 使岭南的社会经济得到大发展, 从发现的陶模陶俑看, 两汉之后岭南的社会生产已向北方看齐。粤北、粤东北山区曾是土著居民的活动范围, 生产方式仍为“食尽一山则他徙”的游牧农业, 自从珠玑巷移民和客家移民到来之后, 发生根本变化, 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淘汰, 生产力大为提高。迁至潮州的“河佬”“福佬”, 将河洛地区以及福建沿海的生产技术带到潮州, 使本来十分蛮荒的潮州逐渐改变面貌, 成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南迁人口中, 有不少各种行当的能工巧匠, 他们给岭南带来先进的手工工艺, 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各种手工业的发展, 同时也加快了岭南的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 3) 传播中原文化, 促进汉粤融合。源源不断移向岭南的汉族人民, 不只是流离失所的难民, 其中包含有大批主动南迁的世家名门、衣冠望族以及遭贬放的官员、士人,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