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东与香港的区域文化研究--人类学个案研究浅析

作者/责任者:黄淑娉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思想战线》1997年第4期

费工利润低的蚕桑生产被抛开了。目前仅在邻镇勒流保留2000亩, 由联合国支持, 供研究、参观之用。
    经济生活的另一个特色是商业发达。南迁汉人给广东带来了先进的手工工艺技术, 特别是陶瓷、冶炼、制糖、造船、纺织、丝织、制盐、采矿、制葵等。珠江三角洲商业一向活跃有其历史原因。唐代已有市集赶墟, 大食商人也都来做生意; 宋代, 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贸易港; 明代后期,广东商业已有资本主义萌芽倾向; 清代实行闭关政策, 广州为全国唯一的出口通商口岸。省内外商人去佛山经营工商业, 佛山有各省设的会馆。“粤东多商”, 广东帮商人首先是广府商人,其次是潮汕商人, 这与广府、潮汕地区滨海对外联系广以及珠江、韩江三角洲平原的农业、手工业发达密切相关, 而居住于北部和东北部的客家民系商业就相对落后。
    广府人借助于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条件, 创造了多元农业经济。与中国传统的自然农业社会的一元经济、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不同, 多元农业经济使商业贸易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