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广州城的兴筑和扩建
作者/责任者:袁钟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6年第3期
公元627年) , 分全国为10道, 岭南道治所在广州城。玄宗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 , 在沿边重镇设10节度使, 岭南节度使治所也在广州城。城区属南海县。为管理对外贸易, 朝廷在广州设市舶使, 由岭南节度使兼任, 并以宦官充市舶官员。为促进对外贸易,玄宗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 , 由张九龄主持拓建大庾岭山路, 从广州溯北江而上, 转陆路越过大庾岭, 在赣江乘船入长江, 经大运河入黄河, 可直抵京都长安( 今陕西省西安市) , 货运比前畅通。当时大批外国商船来到广州。据日本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载: 广州“江中有婆罗门( 今印度) 、波斯( 今伊朗) 、昆仑( 今马来半岛、马来群岛一带) 等舶, 不知其数, 并载香药珠宝, 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 师子国( 在锡兰岛) 、大石国( 在阿拉伯地区) 、骨唐国( 在吕宋岛或苏门答腊岛) 、白蛮( 指欧州人) 、赤蛮( 指非洲人) 等往来居住, 各类极多。州城三重, 都督执六纛, 一纛一军, 威严不异天子”。所谓“州城三重”, 有人认为: 一是以今北京路为中心的主城, 一是古城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44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