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广州城的兴筑和扩建
作者/责任者:袁钟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6年第3期
花开, 红绿相映。由歌舞岗修筑“呼鸾道”通到越秀山, 夹道栽菊, 秋高气爽, 满地锦绣。在越秀在西麓兴建芳春园, 林木葱茏, 溪水萦绕; 附近有湖, 小桥飞接。每天清晨, 宫女们把插戴换下的残花抛入溪中, 花朵随着溪水流经桥下, 这桥称为流花桥。现在, 小桥、溪水早已陈迹渺然, 但地名至今犹存( 在今广州体育馆附近) 。他还在城西荔林夹岸的荔枝湾修建昌华宫、显德园, 在龙津桥以西的泮塘兴建花坞、华林园, 附近遍种菱、荷, 盛夏日丽, 一片清香, 总名“西园”。在三角市开辟花田, 平畴弥望, 全是素馨花, 芬芳扑鼻。在城南修建望春园, 亭榭相接, 花木繁茂, 景色清幽, 城市建设华丽。刘去世, 其子中宗刘晟继位, 又兴建数十处离宫别苑, 穷极奢华。到了其孙后主刘 即位时, 建造万政殿, 仅装饰一条殿柱就耗银3千两。刘 极为迷信, 除大造宫殿外, 还在城内兴建一批寺庙。这些为数众多的宫殿、庙宇占据大半个城区, 以致城内百姓居住的地方所余无几。
宋太祖于开宝三年( 公元970年) 九月派行营诸军都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