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古代广州城的兴筑和扩建

作者/责任者:袁钟仁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6年第3期

了。”这个传闻之辞显属过分夸大, 因为《新唐书��地理志》载: 广州南海郡“户四万二千二百三十五, 口二十二万一千五百, 县十三。”按理推测, 广州城居民不超过10万人, 外侨当然更少( 以1993年香港为例, 居民580万, 其中外国人也没有12万) 。这次战争使广州城受到极大破坏,对外贸易有一段时间显著衰落, 但不久又恢复繁荣。
    四、南汉国扩建广州城
    南汉国在广州建都, 广州城第三次扩建。
    五代时, 清海军节度使刘岩于后梁贞明三年( 公元917年) 割据岭南地区, 建立大越国, 年号“乾亨”, 改名刘 , 定都广州城。广州改为兴王府。废除南海县, 改设咸宁、常康两县, 广州城分别由两县管辖。次年改国号为汉, 史称“南汉”。
    南汉高祖刘 下令铲平禺山、坡山, 扩建都城。他在番山原址用大石垒筑朝元洞, 在禺山兴建照阳殿、秀华宫等一批宫殿, 壮丽无比。在禺山之西( 今西湖路一带) 浚掘“仙湖”( 又称西湖) ,与珠江相通。在越秀山东麓兴建甘泉苑, 甘泉苑之下的甘溪, 沿溪遍植刺桐、木棉, 春暖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