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禾楼”——远古稻作文化的遗存
作者/责任者:费师逊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中国音乐学(季刊)》 1997年第1期
颂良好品德的, 台山有《绣花女》一歌; 或有数列土特产项目的歌词之类。兹摘录一首批评懒婆娘的歌调的起式一段如下( 见下页例5, 由朱锡湛演唱, 铁兵记谱, 光军整理) :
这一基本旋律后来逐渐被文艺界所采用, 如在1958年左右被用来改编为一首民歌风的群众歌曲, 名为《要让河水上山坡》, 作者是新会县文化馆音乐家黄蕾。该歌曾为中央合唱团的男声小合唱所选用, 在各地表演, 效果甚佳。而广州市曲艺团也经常用此曲调来演唱各种内容, 因此, 卖鸡调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基本唱腔了。
在粤文化区内, 跳禾楼的祭祀仪式逐步演变成为了农村广大民众自娱的机会。首先,由大家集资, 加以侨胞的赞助, 举办这一乡土性传统文化活动, 当然, 世人并不能意识到这是百越系远古稻作文化遗存。然后, 在活动中村人族人可以聚会、摆酒、交换亲友的信息, 包括升学、办学、事业的发展、福利的建设等等情况, 总之, 加强了族姓与家乡的凝聚力。最后, 结果必然是从村人与族人的凝聚力扩展而上升为中华传统文化、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