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与船场说商榷

作者/责任者:何国卫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武汉造船》 2000年第5期

开元先生较早地对船场说提出过质疑,认为该遗址可能是木结构建造遗址[ 2]。这就是所称的建筑说。假设遗址出土的平行大木板是船台、是滑道、其上所置的是木墩, 对此, 笔者仅从造船技术角度以造船的基本规律对试掘的船场说试作剖析并与试掘作者商榷。笔者的结论是: 广州秦汉遗址绝不是造船工场遗址。
    2不是建造船台
    2. 1一般应设龙骨墩
    船体的重压力靠船台上的木墩垫承。遗址的船台由于没有龙骨墩, 只得由两列边墩来承受全部重量。这样的负荷分配不合理。船舶左右对称, 龙骨墩位线即龙骨线就是船舶中心线。龙骨线的高度是建造船舶的基线高度, 靠龙骨墩的高度来保证。可见, 龙骨线是船舶建造的基准线。因此造船一般应设龙骨墩。
    2. 2木墩不稳
    木墩是船台上支承船体的装置。由于边墩在承荷时存在着向外侧的分力, 如果木墩过高, 墩位底面太小, 就会倾倒。
    但竖立在平行大木板上的木墩其中保留最大的1个底部长宽41 43cm。这样的底边尺寸是远远不够的。为确保木墩稳定。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449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