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考古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责任者:李岩 赵善德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南方文物》 1995年第1期
柄,双肩,平刃或弧形刃;有长短身之分,以斧、铸类器为主。
具备前述三种要素,被称之为西樵山霏细岩双肩石器。在西樵山遗址及周围的遗址,还有一类双肩石器。
4.石料不是选用西樵山出产的霏细岩,而是某些遗址附近的砂岩、板岩、河卵石等水成岩等。
5.有些是石片制成,有些如河卵石则是石核打琢修整后磨制而成。
6.基本形状是有双肩,有柄,直刃或弧形刃;有长短身之分,以斧、挤类器为主。
具备前述4、5、6三种要素者被称为西樵山类型的双肩石器。
这两种石器的共同点是双肩的形制,石料产地不同,制法也有些差异。现按本文的基本编年顺序观察一下两种石器在珠江三角洲及其稍远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蚬壳洲遗址经两次发掘,包括采集的标本共有6件石器,双肩斧1件(霏细岩)。1992年笔者曾前往距该遗址十几公里的永安下江遗址调查,共采集石器5件,其中两件是西樵山霏细岩双肩石斧。
咸头岭:共出土188件石器,质料为砂岩、板岩和变质砂岩,有5件肩部不明显的双肩读类石器40。
大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