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全国各地开办孤儿院360余所,收养孤儿20000余人,育婴堂数目不详,共收容婴儿50000余人。赈灾方面,1921年,教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并在华中、华北设13个分会,救济各地灾民。1929年豫、陕、甘三省大旱,1935年长江大水,该会均参加救济。
以上是就全国而言的,广东方面,近代时期,基督教在社会文化、教育、医疗、慈善等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尤为显著。到1920年,基督新教办有教会医院39所,办有初级小学675所,高级小学122所、中学37所。高等教育及师范教育方面,办有岭南大学和协和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天主教在广东全省办有9所中学,32所小学,9所医院,16处麻疯院,31处孤儿院、育婴堂和盲哑学校等慈善救济机构。
相对基督教而言,传统上,中国的佛教和道教比较注重个人的修炼,对社会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取得的业绩不如基督教。但是在近代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广东乃至全国的佛教和道教也开始改变以往孤立自守的局面,有组织地从事慈善、医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