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疗等社会事业。其中道教转变得比较明显。传统道教主张清净无为,强调隐遁内修,与社会距离较远,但是在近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大潮的冲击下,道教跟世俗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联系不仅表现在世俗化日益明显,更主要表现在更加积极地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在近代,广东的道教尤其是这样,不但积极地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而且是以善社等揭橥行善修身为宗旨的道教慈善机构的形式有组织地开展。
    善社采取宗教形式为结合,其组织一仿罗浮山之道观,多崇拜太上老君、吕祖(吕纯阳)、关羽、孙悟空等道教神祗,其社员多属中上流社会男女,或富商巨贾,以修身行善为社规,提倡广行善事,刊印善书。民国时期,广东的善社主要有广州广化善堂(1898年)、中国道教至宝台慈善会、广州市道教会、梅州赞化社等。在慈善事业方面,中国道教至宝台慈善会做得最好。该会创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7年)1月。以吸收道教信徒为主,供奉吕祖,“一本慈善为怀,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注意发展公益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