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些宗教徒对于世俗社会的纷争再也不能冷眼旁观,无动于衷,而是以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投入到斗争的风云,卷入到世俗社会的纷争之中。或者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和抗日救亡的斗争之中,表现出鲜明的民族倾向,或者参加一个阶级对于另一个阶级的争斗,表现出鲜明的阶级倾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九��一八事变”后,佛教界的著名高僧、居士,纷纷发表声明、通电,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真面目,号召全国僧尼奋起抵抗。太虚不仅呼吁全国教徒“奋勇护国”,而且利用自己的国际声望,出使东南亚各国,揭露日军暴行,争取世界人民支持。圆瑛组织佛教会全国救护团,自任团长,训练青年僧侣,开展战场救护。在1937年的上海抗战中,僧侣救护团出动100余次,救护伤员8273人。他们还创办“佛教医院”,由女尼担任看护。连一向宣称绝不与闻国事的弘一法师也呼吁:“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道教徒也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如山东博山县的“堂天道”,为道教的支派,该道派有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