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孤儿院,收容30多个生活无依的回族孤儿,免费供给膳宿,并组织学习。后来又跟南胜寺创立的、以培养阿訇接班人为目的的哈里发班合并,称为慈幼院,作为中国回教协会广州支会的附设慈善机构。合并以后,该院的物质和经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广州分署配给的救济物资;广州市救济福利事业审议委员会发给的膳食补助费;港穗穆斯林的捐赠。广州解放后,慈幼院依靠先前的积存款项维持到1952年才告结束。
四、宗教更多地卷入了世俗社会的纷争,并不时表现出民族的、政治的倾向与分野
传统上,中国的宗教,尤其是佛教和道教,比较注重精神内在修行,对于自身世界之外的各种世俗纷争多抱超然的态度。然而近代时期,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异常尖锐,社会动荡不宁,尤其是民族矛盾空前尖锐,中华民族面临着外国列强的欺凌、奴役,甚至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这不仅威胁到中国世俗社会的生存,也威胁到中国宗教界的生存。在此社会动荡和民族危亡之时,一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