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限,特别是民国以后,政教分离,佛教和道教更是完全失去了政府的照顾,力量更受削弱,在与西方基督教的竞争中可谓节节败退,呈现日益衰落之势。尤其是道教,其教旨崇尚无为、不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近代社会里,更是不合时宜,受到社会的冷落,衰落更甚。伊斯兰教在中国有回族和西北其他少数民族等固定的民族群体(广东信仰伊斯兰教的也主要是回族),这些民族与伊斯兰教都有特殊的关系,信仰非常坚定,受近代社会变迁的影响较小,因此总体上伊斯兰教在近代中国和广东变化不大。近代中国各宗教发展不平衡主要反映在宗教人数上。从统计数字来看,基督教在中国的人数是一路增长,尤其是民国以后,民教关系得到改善,中国基督教的信仰人数更是大大增长。据统计,基督教新教徒,1914年人数为25万,1918年为35万,1926年为40万,1937年为65万,1949年为70万。天主教徒人数到1949年达到350万。到全国解放前夕的1949年,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总人数达到420万人。这个数字是中国的其他宗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