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作者/责任者:郭华清 赵春晨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声言:“我是中国人,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决不他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圆瑛被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虚云和尚也是这样。1949年下半年他在香港弘法时,全国大部分已经解放,吕学岑、李汉魂等一大批弟子或劝虚云赴台,或劝留港,都遭虚云拒绝,坚决回到广东云门山大觉寺。1953年虚云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五、各宗教在近代发展不平衡。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在广东乃至中国获得迅速发展,道教、佛教总体衰落。伊斯兰教有固定的民族群体,总体变化不大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依附地位。这种依附地位使得中国在近代中西交通中在各方面都呈现出对西方的弱势,包括宗教。西方来的基督教凭借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在中国努力扩张势力,与中国的宗教争夺教民,在中国发展很快,形成日益强大的势头。而中国的本土宗教,如佛教(指汉传佛教)和道教,受到政治势力的保护有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