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调研报告

作者/责任者:曾大兴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我们从明、清人的诗歌中,依然可以感觉到这个城市的灵动的水性。例如(明)谭敬昭的《广州竹枝词》:“珠海珠江是妾居,柳阴停棹晚晴初。水头潮长卖花去,水尾潮来人卖鱼。”(清)王士禛的《广州竹枝词》:“潮来濠畔接江波,鱼藻门边静绮罗。两岸画栏红照水,蛋船争唱木鱼歌。”平时我们总是羡慕苏州的水景,所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而事实上,古代广州的水景并不逊于苏州。苏州人家背水而居,广州人家临水而居,可以说是各有风情。
    遗憾的是,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与城市建设的迅猛,广州的水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黯淡。我们看2002年评出的羊城八景(云山叠翠、珠水夜韵、越秀新晖、天河飘绢、古祠流芳、黄花皓月、五环晨曦、莲峰观海)中,真正的水景只有江景(珠水夜韵)和海景(莲峰观海),古时的湖景(菊湖云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