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调研报告
作者/责任者:曾大兴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府文化》期刊 2012年第1期
影、药洲春晓)、泉景(蒲涧濂泉)、河涌之景(大通烟雨、荔湾渔唱)都看不到了。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广州逐渐恢复了对于水城的记忆。以筹办第16届亚运会为契机,全市上下花大力气治理大小河涌,激浊扬清,培红植绿。于是,我们在2011年评选的羊城新八景中,除了看到传统的江景(珠水流光),还看到了久违的河涌之景(荔湾胜景),甚至还看到了过去未曾见过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湿地之景(湿地唱晚)。在这一届羊城新八景的评选中,一共有三处水景入选,可以说,今天的广州人对于水城的记忆和追寻,已经越过时间的隧道,走到了清朝的边界。
恢复广州的“水城”特色,无论是就保护城市生态、改善市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而言,还是就培育和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在我们曾经讲过的30座世界文化名城中,濒海的城市有11个(奥斯陆、雅典、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威尼斯、纽约、洛杉矶、大阪、东京、名古屋),濒河的城市有17个(巴黎、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