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清代广东文化的结晶体 东塾学派

作者/责任者:李绪柏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阮元督粤开学海堂课士,经史子集皆为士子必读之书,士之愿学者苦不能备观各读。阮元乃辑刻《皇清经解》,藏版于粤秀山学海堂文澜阁,以嘉惠士林。从此风气大开,官私刻书风起云涌,广东刻书进入黄金时代,历道咸同光四朝,经久不衰。而东塾学派在清后期广东刻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后期广州是广东刻书中心,且又以学海堂、菊坡精舍、广东书局、广雅书局为刻书重点。尤其在“同治中兴”,各省纷纷成立官书局大规模刊刻经史古籍的背景下,凡广东所刊大部峡的经史子集暨重要的学术名著,其发起、编纂、校勘者,多为东塾学派人士。如学海堂所刻《学海堂丛刻》、《通典》、《续通典》、《皇朝通典》、《经典释文》等,皆陈澧主持其事,而负责校勘者多其门人弟子。“当时陈兰甫先生为学长,主持刊书事宜,故校对精审版式占雅。读《东塾集》观其与友人书,多论刊书事,可见其精神之专注。”
    同治六年1867 后菊坡精舍、广东书局相继设立,广东刻书进入高峰期,陈澧更是为当道所重,聘为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