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清代广东文化的结晶体 东塾学派

作者/责任者:李绪柏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精舍以学问为重,不是为取超等。”陈澧逝世后,菊坡仿学海堂例,自后不设院长,公举学长四人,分任评校。菊坡之后踵起者为广雅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 总督张之洞创建。规模宏大,招广东、广西学生各百人肄业其中,分经史理文四科讲授。广雅书院已初具近代学校雏型。但张之洞“其建广雅时,高掌远跟,直欲驾阮傅学海而上之。”其宗旨与方浚颐创建菊坡精舍如出一辙。
    学海堂、菊坡精舍、广雅书院是不以科举为目的,专以学术为宗旨而设的著名学府。此外陈澧弟子在其他地方讲学任教时,也注意发扬这种精神。陶福祥主禺山书院时,“禺山向以制艺试帖课士,福祥参酌山堂指学海堂、菊坡章程,加课经史性理词章。省外生徒,奔凑就学,一时称盛。”梁鼎芬主惠州丰湖书院,“时士习固陋,风气未开。先生思有,以启迪之。进院之日,告诫诸生,勿只重帖括,要向远大处想。以陈东塾先生集顾亭林句行已有耻,博学于文,相训勉豹。”于此可窥东塾学派在讲学上的旨趣和风范。
    刻书清代前期广东刻书业不发达。自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