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东文化的结晶体 东塾学派
作者/责任者:李绪柏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书院、书局多聘东塾弟子主持其事。移督湖广后,又多次驰札礼聘梁鼎芬、陶福祥、林国庚、杨裕芬主讲两湖书院。其致陶福祥书云 “阁下为东塾先生高第,渊源宏深,经学、小学博综酥粹,严正精密,鄙人在岭外时数聆座论,心折已久。若得高贤来主皋比,必能精启士林,昌明绝业。庶几从此东塾学派,流衍中原。” “东塾学派”四字,似最先见于此。
光绪十四年1888,著名学者缪荃孙应张之洞邀请,首游粤东,住广雅书局东校书堂。缪氏后绘有《广雅书局图》,吴士鉴有题诗云 “国朝儒风扇南服,前阮后张实庚续。阮公学海导先河,翁纳群流汇诸读。子辅细诗述毛郑,君漠穷经邃左谷。特夫格术致精研,大成乃有陈东塾。百年岭表开中透,学派渊源可成录祝 ��…”肯定陈澧为清代广东朴学集大成者,可谓一语中的。从以上数人散见于各处的零星评论中,可知陈澧及东塾学派在全国学界久享盛誉,为人景仰。
四、东塾学派的特点及其意义东塾学派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清代朴学的回波余澜。东塾学派崛起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