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清代广东文化的结晶体 东塾学派

作者/责任者:李绪柏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与诸生讲论文艺,勉以笃行立品。听者恒数十人,十余年如一日。”方浚颐颇以创建菊坡精舍自负,常称菊坡“可与阮文达公之设学海堂并垂千古。”陈澧在《与廖泽群书》中也云 “菊坡精舍近日课期所讲者多至四十余人,好经学能文章者,今年新得六七人,甚可喜。讲授阅卷虽劳亦乐也,特以告吾弟知之。”与学海堂相比,菊坡精舍不但使陈澧与弟子的关系更加明确,而且弟子人数激增。可见菊坡精舍在东塾学派的形成过程中,无疑具有关键作用。似乎可以这样说,同治以前,为东塾学派的酝酿期。同治中菊坡精舍的创立,标志着东塾学派正式形成。而同治后期至光绪初,为东塾学派的鼎盛期。光绪八年1882 陈澧逝世至光绪末,则为东塾学派的流芳余韵期。
    东塾学派究竟包括那些弟子?陈澧高足梁鼎芬曾有诗论及,给予集中的概括。诗云“吾师体大雅,所学造明光。菊坡接学海,成就难具详。胡赵启始秀,踵起有廖王。谭黎饶 二林,各以一诣张。马沈最朴洁,教广陶与杨。后来富俊彦,略记温陈汪。哀哉冯孝子,陈生共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