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人笔下的岭南梨园, 宛如风花雪月的世内桃源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B10
金,请来南京的昆山腔艺人演出他的剧本。曲话亦提到广东博罗人张萱将《太和正音谱》新刻为《北雅》的经过。潘之恒认为,张萱的补正校订对于《北雅》的传世有重要意义。
明代祁彪的《远山堂曲品》也提到韩上桂和他的作品。《曲藻》云:“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远山堂曲品》认为韩上桂对于南词北词的融合,以及对一折戏中角色的安排,都有新鲜独到之处。
《远山堂曲品》还记录了最早由粤人创作的传奇,即丘濬的《伍伦全备记》。丘濬是广东琼山人,明景泰进士。《远山堂曲品》称赞《伍伦全备记》:“一记中尽述伍伦,非酸则腐矣;乃能华实并茂,自是大老之笔。”
到了清代,往来岭南的文人越来越多,他们笔下的梨园景象就更丰饶了。
清代诗人杨懋建著有《梦华琐簿》,记录了嘉庆、道光两朝的剧坛史料。其中记述:“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外江班皆外来,妙选声色,技艺并皆佳妙,宾筵顾曲,倾耳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449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