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拜师保留的不仅是传统, 更是对戏剧的虔诚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28
某些曲艺之道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我们的嘴皮、声带,以至全副身心将之付诸实践,却非一朝一夕之事。曲艺之道,是需要躬行实践的。”
2008年,程美宝在粤剧粤曲艺术论坛上,认识了陈丽英。她久闻陈氏南音之醇美,便欲拜陈丽英为师。陈丽英对她说:“唱南音,要有十年窗下无人问的心态。”
在拜师仪式上,陈丽英赠给弟子程美宝一本由陈鉴口述,陈鉴女儿陈燕莺抄写的《闵子骞御车》南音唱词。程美宝深深觉得,作为一个学者,能在民间艺人的土壤上接受系统的传授,是一种幸运。澳门瓦舍曲艺会会长沈秉和在拜师宴上写了一副对联相赠:“忍看世路难平,怨解绛唇,腔寻曲径,百年幽韵,分明见作场负鼓;喜得波澜莫二,情钩佚史,乐发南音,三秋板檀,便唱入佳话临川。”
一晃眼,程美宝拜师已六年。她说:“我每次上课,都有一种‘闻过即喜’的喜悦。有时候,我对于某些唱段的节奏感的拿捏即使做到基本准确,但陈老师还是会听出还欠‘一粒米’的距离,就是这‘一粒米’,足以使我在下课回家的路上,细细琢磨。”
程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