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一句唱出“木鱼书”, 乘着晚风,直达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41
乡村民众识字知礼的重要途径,尤其受到家庭妇女的喜爱。清末东莞诗人邓尔雅有《东莞竹枝词》:“南音体例若弹词,书熟刚同饭熟时。从古稗官能化俗,家家解诵摸鱼儿。”就是描写东莞妇女一边煮饭一边唱木鱼歌的情景。
一本旧书,翻过的不仅是书中的故事
很多木鱼书在“文革”中被销毁,张俭东是在“文革”后偷偷收藏木鱼书的。上世纪70年代,张俭东在东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一位华侨来寻购木鱼书《金山信》,失望而归。此事触动了张俭东重新收集木鱼书的欲望。此时社会风气稍开,木鱼书、龙舟歌已不是禁书,但老百姓依然心有余悸,家中即使有幸存的木鱼书也不敢拿出来卖。
张俭东四处搜寻“封建糟粕”木鱼书的事情,果然给他带来了麻烦,但他坚信,木鱼书始终会重见天日的。他听说道滘有个民间艺人盲炳会唱木鱼歌,就上门用录音机录下盲炳唱的《金山信》。他听说桥头镇有一老婆婆手中有民国手抄本的木鱼书,马上去寻宝。他曾向一位罗婆婆买过一本《过埠消愁歌》。罗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