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皮黄入粤演大戏,悲切高昂感人心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29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个时期,‘外江戏’基本上以外来演员为主,是较为纯粹的外来皮黄剧种。在第二阶段,为了在本地生存、发展,‘外江戏’开始有意识地‘入乡随俗’,开始吸收本地艺术精华,并向当地民俗靠拢。应该讲,这一时期‘外江戏’名称的涵盖,与第一时期明显有区别了,它已经演化为指称汉剧前身的专有名词了。而第三个时期,‘汉剧’名称的标识,是‘外江戏’艺术上走向成熟的集中表现。这一阶段,也是汉剧走向衰落的历史时期。1949年以后,广东汉剧汇聚人才,革新采长,进入新的发展期。”(《广东汉剧研究》)
有雅有俗,民间小戏不可替代
广东汉剧近年新作频出,除了新剧《诗娘》,不少观众也对几年前李仙花主演的新编汉剧《金莲》记忆犹新。
《金莲》改编自中国古典小说《金瓶梅》,演出时座无虚席。创作团队认为,他们无意以禁书为噱头,而是要表现女性在抗争男权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善良与宽容。
事实上,即使不从这样有高度的立意来诠释,排演一定篇幅充满生活情趣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