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辛亥革命与广州的城市建设

作者/责任者:陈泽泓著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

治上、观念上的巨变,也在广州城市建设上体现出来,带来重大的变化,体现在与民生国计密切相关的市政建设、公共建筑上。清末,随着民众意识的启蒙,西方近代文化的传入,广州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公园滥觞--黄埔公园。民国初年,广州的公园建设得到孙中山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实业计划》中专论广州城市发展的“南方大港”计划中,就提出要把广州建成“花园都市”。“南方大港”建设计划特别注意城市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指出:“广州附近的景物,特为美丽动人,若以建一花园都市,加以悦目之林囿,真可谓理想之位置也。”[4]1912年,孙中山带头在黄花岗亲手种下4株马尾松,以倡植树造林。1918年,在孙中山倡导下,建成广州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并把每年清明节定为植树节。以后又建成汉民公园、观音山(今越秀山)公园、海珠公园、海幢公园、黄花岗公园(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道改成)、净慧公园(今广东迎宾馆址)、东山公园等13处公园。这些公园,有的是利用市区或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