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广府文化的嬗变
作者/责任者:龚伯洪 龚伯洪著,陈泽泓主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
曲艺与粤剧的变化,均可见广府文化在辛亥革命前后提升了品位,凸显其创新、善变等特性。此外,潘达微、何剑士等人运用谐画(漫画)号召民众、抨击社会黑暗亦见此特性。
广府民俗的变化,也见广府文化的特性。衣、食、住、行等方面,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亦可圈可点。
辛亥革命后政界对广府文化的影响
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胜利,各省随之纷纷脱离清廷。然而,民国成立后的政局却令不少老同盟会员及革命同情者失望。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袁世凯当权大耍专制手段,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袁世凯皇帝梦破灭后死去。随后南北分裂,军阀割据,广州“城头变幻大王旗”,不少广府人好生失望。政局多变,影响了原先一些广府籍革命者或热衷于政治者,转向从事艺术或工艺研究,或从商搞“实业救国”。凸显了广府文化的创新性、善变性。老同盟会员刘思复(后改名师复)成了无政府主义者,幻想以中国士大夫推重的美德“知耻、厚重、耿介、必信、贵廉、苦行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