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海珠残碑的发现与保护

作者/责任者:梁为铁著,陈泽泓主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

会、经济发展的缩影。第一、该处沿岸木材商铺鳞次栉比,货船客艇逐浪追潮,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成为河南地区竹杉木材及其制品的集散地;第二、马涌河水清澈,其涌面之宽,流水之深,从外地林区漂流而来的竹排杉排,足可经珠江后航道凤凰岗涌口直接浮运运达汇津桥。中间桥孔的净跨度约5.7米,80吨以下的货船大可通行无阻;第三、当时、当时群众性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已经建立,自治性程度比较高,有一定的规模和力量,所订立的“乡规民约”有相当的权威,可协助官府维持城乡秩序和社会治安。
    2008年6月,笔者又一次来到汇津桥了解情况,看到周边环境整治得焕然一新,使人顿觉眼前一亮。现在已把原竖立“禁占官涌碑记”碑的地方建成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的三角形的保护地带,两边用水泥栏杆围起来(另一边是桥体)。围内填高地基,地面铺上花岗岩石,把古碑完整地重新竖立起来(图四)。在桥体镶挂着广州市人民政府在2003年10月立的有“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汇津桥”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