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广东曲艺源流
作者/责任者:陈卓莹著,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编.第4卷,民国时期文化篇》
,最少也非勒索到5元不可。
至于在一些政治局面动荡时期中,曲艺界所受到的威胁,也就更加严重了。那时候广大的曲艺成员,内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压迫、经济盘剥,匪盗横行;外受帝国主义的镇压拘捕,污辱残杀;真是流离颠沛,家散人亡,有冤难伸,有苦难言。这些惨事,不可胜数,仅就记忆所及,就有冯玉君被港英当局拘留和驱押出境;李少芳怀抱婴孩,被日寇拘禁于香港监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为替在它卵翼下的黄色工会,解散了曲艺界的群众组织,勒令女艺人戴着襟上大花才准出门,所谓以资区别……等等。除了在演唱内容和形式上趋向于哀伤消极和消极地对旧社会抗议外(不可否认对其后的粤曲风尚的缠绵哀怨,带给曲艺和听众的不良影响是具有其社会根源的),另一方面也在词曲上隐隐约约地流露了她们的控诉即积极的行动一面。事关年长月远,没有保存多少这方面的词句,但如下的唱词却不是无病呻吟的:
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后就听过“铁鸟纵横凝碧血,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