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粤剧红船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 又以文化名片的姿态重回繁华都市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42

《船说》的创作中,她承担了几乎所有琐碎的沟通协调和文字整理工作。”

    广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谢海涛说:“粤剧是岭南的风景,广府人的乡愁,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和符号。我们真的担心走着走着,这些风景和声音就消失了,回首看时,无能为力。我们希望做点什么,为粤剧,也为这座岭南的城市。在珠江的游船上演粤剧,或者复制一条百年前粤剧艺人游走四乡的红船,就是振兴粤剧吗?我们知道可以敷衍,可以交差,可以邀功。但我们知道这完全不足以打通现代人和粤剧的隔阂,就像不足以引起离家已久的游子对故园的眷顾。我们拼命逼自己,于是有了今天的《船说》。我们将其定位为‘看广州故事,听红船传说’。”

    谢海涛身材高大,说着这段煽情的话时,却有一种极为自然而谦卑的神情。这令人想起粤剧人常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个神明就是传统,就是历史,就是这个城市的厚重感。

    旧时红船子弟的艰苦生涯

    粤剧红船兴盛于明末清初,当时城镇未有戏院。珠三角水网便利,红船是粤剧戏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