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粤剧舞台不挂须,最紧要靓仔?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G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42

 须功曾是粤剧的重要表演技艺

    如今被冷落的须发,曾经也是功夫所在。

    “须发功夫在粤剧的做工中也是有重要的地位。早期粤剧的须发表演颇为丰富,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捋、揽、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也有用朝笏抛须,以扇拂须等技巧。这些技巧又要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心情的不同而灵活运用。成班老艺人常说 ‘黑须多拈,白须少拈’。这是在生活中长期观察的经验之谈。”(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

    早期粤剧武生是挂须的,“震翅”、“震须”、“震手”等动作,是表现武生激愤心情的基本技法。

    著名武生曾三多(1899—1964)年轻时,有一次在《六国大封相》中演公孙衍,坐车时大耍须功,捋须、挑须、绕须,花样百出,观众看得新奇,报以掌声。曾三多得意地回到后台,却被师傅喝骂:“公孙衍是一品大员,举止凝重,大方得体,你像傻子般乱耍须功,不符合角色身份,不从角色性格、气质出发卖弄技艺、博取噱头,艺德何在?” 曾三多虽然不该乱耍须功,但这也说明,以前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