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想象的社区:近代广州城市文化的现代性特征——以“西关小姐”为个案的考察

作者/责任者:黄柏莉著

索取号:I206/49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本土关注:广州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论文选》

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在当时广州都市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最重要的表现正是现代影院的构建与大量国外电影的引进,据1936年出版的《广州年鉴》记载:“广州电影戏,起于清末光绪宣统间。最先开业者,为大新街石室教堂内的丕崇书院,以其课余兼营此业,惟并无画院之名。其正式名画院者,以惠爱八约城隍庙内之镜花台为首:西关十八甫之民智画院、广府署前之通灵台、十六甫璇源桥脚之民乐院次之。”在20世纪30年代,西关又兴建起许多现代化设施齐备的影院,如恩宁路的金声电影院、长寿西路的美华电影院、西濠二马路的中华电影院等。当时被放映的电影基本以本土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为主,那里的好莱坞电影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化产业在扩散现代化的理念与商业电影的制作策略。“平地黄”家的小姐便是一位非常钟爱外国电影的西关小姐,她当时常常去戏院看秀兰��邓波儿演的电影:
    外婆很喜欢刺绣,她特别喜欢欧式的服饰。她喜欢当时的美国童星秀兰��邓波儿,常常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