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想象的社区:近代广州城市文化的现代性特征——以“西关小姐”为个案的考察

作者/责任者:黄柏莉著

索取号:I206/49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本土关注:广州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论文选》

去戏院看秀兰��邓波儿演的电影,回家便自己仿照电影中人物的衣服款式刺绣,学得很像。
    她特别喜欢秀兰��邓波儿,竟然后来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黄秀兰。其实她的本名并不是这个,人家听上去还觉得奇怪,这样一个名门小姐怎样会有这么个听起来有些土的名字呢,其实是这个原因。
    因迷恋影星而改名,这对今人来说也许都算得上是一种稍显激烈的行为,却出自当时这位钟爱电影的西关小姐。黄秀兰曾在坤维女子中学就读,自幼接受中西文化的熏陶。这位恪守传统的女子,在商业电影偶像力量的催生下,以改名的方式实现了对自身文化身份的一种潜意识的改造。显然,好莱坞电影制造的现代电影幻象、商业偶像策略,使这些相对于都市大众来说,对艺术形式感觉更为灵敏的西关小姐们构建了一个想象性的身份空间。这位一辈子未有机会真实体验外部世界的千金小姐,正是以模仿偶像衣饰刺绣、绘画、与偶像同名这样的想象体验,来逃离传统文化与性别霸权给她造成的身份焦虑与紧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