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粤剧有大美,粤人应自豪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粤剧形成了以板腔体结构为主,曲牌体结构为辅,自成一格的声腔系统;粤剧声腔的研究包括各类板腔与曲牌的关系,及其不断的丰富变化;粤语方言中俗语和熟语的运用使得粤剧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粤剧有大美,粤人应自豪。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陆键东说:“潘老师提出粤剧的本体特色这一说法,让我深受启发。现在的新编粤剧也是讲粤语的,为什么总是欠一点味道呢。我想,这是因为粤剧艺术包含了粤语地方民间文化最精华的东西。马师曾、小明星这些昔日明星,为什么我们觉得他们唱得有味道,味道这种很虚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想就是广州早已消失的民间世俗生活的浓缩。这种精神上的东西,也是粤剧之粤味的维系。”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编剧曾志灼说:“就好比潘老师编剧的《魂牵珠玑巷》,就能看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味道,看到岭南文化的灵动性。”

    潘邦榛曾与杨子静合著《广州话分韵词林》,对粤语的分韵深有研究。

    潘邦榛说:“粤语有九声,发音是很讲究的,歪一点意思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