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从汉唐史籍和文物看古广州的海上丝路

作者/责任者:龚伯洪

索取号:K206.6/12/7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02

神庙,唐代扩建,以后历代皆有重修,并立碑纪念,形成岭南有名的碑林,可惜后来历经劫乱,多有毁坏,今只余30余方。南海神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文物点,196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自南至北有:牌场、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和后殿,两旁为廊庑、碑亭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唐代文物--广利王庙碑。此碑文是唐代大文豪韩愈所撰、唐代名书法家陈諫所书,碑文出现有关航海技术、航运的“海事”一词,据日本学者松浦章考证,“海事”一词最早见于此碑。
    在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文物点还有始建于唐代的怀圣寺、光塔,它反映了唐代不少阿拉伯商人在广州进行贸易。那时,众多外商居于今光塔路一带,称为蕃场。为方便伊斯兰教徒进行礼拜活动,遂建起怀圣寺与光塔。
    怀圣寺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寺内有一光身柱形塔,故俗称光塔寺。寺占地面积有2966平方米。内有看月楼、礼拜殿、藏经阁,还有回廊与碑亭。大院中一龙眼树、一凤眼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2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