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略论广州的蚀刻玻璃画

作者/责任者:夏爱华

索取号:K872.65-53/1/8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岭南考古研究》(8)

大生产。 
    1979年8月,被划入广州红木小件工艺厂。这时为桂林的榕湖饭店,旅游总公司制作了大量的玻璃刻画。新加坡和港澳商人亦纷纷前来订货,但原材料问题未能满足要求。 
    1984年以后,红木小件工艺厂再度并入广州木雕厂,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从事玻璃刻画的技术人员相继离开。…… 
    三、 蚀刻玻璃画的艺术特点
    蚀刻玻璃画技术一经引进掌握,并能被广州艺人迅速吸收,融合本地的艺术特色,成为外销出口的重要产品,同时也满足本地人的需求。笔者所见蚀刻玻璃画,以广州西关部分民宅、泮溪酒家及广州市文物总店等存有较多,现以广州市文物总店的蚀刻玻璃画为例,看看蚀刻玻璃画的艺术创造特点。 
    同一时期或者是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艺术创造之间都存在技法和题材的借鉴和相互吸收的现象。蚀刻玻璃画的创造也一样借鉴很多绘画的因素,甚至可以说,蚀刻玻璃画的作品就如同绘画作品。难怪当时岭南著名书画家居廉的作品,屡屡作为画稿被“刻”到玻璃上。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