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责任者:陈华新
索取号:K206.6/12/7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02.3
起过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有三点:
第一,形成了岭南文化的兼容性的特点。由于广州长期为中国重要外贸港口,在与外国的贸易中,也传入外国的文化习俗。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分陆、海两路,广州是佛教从海路传入中国的初地。三国时广州属吴国,吴会稽王孙亮五凤二年(225),把西域僧人支疆栗接到广州译《法华三昧经》,这是佛教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梁朝大通元年(527),南天竺高僧达摩来广州,他从广州西关上岸这个地方称为“西来初地”,后人为了纪念达摩,在这里建了西来庵,即今华林寺。达摩是佛教祥宗始祖,六传到六祖惠能,开创了南派禅宗。惠能在韶州宝林寺(南华寺)驻锡,但他的落发却在广州,今广州光孝寺铁塔就是惠能的发塔。
伊斯兰教的传入,也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唐朝时由于到广州的阿拉伯商人很多,为了照顾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同时以免蕃汉杂处引起矛盾,特设立一个外国人居住的社区,称为“蕃坊”。阿拉伯商人为了进行宗教活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