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作者/责任者:林子雄

索取号:K206.6/12/7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02.3

恰相反。曾随瑞典东印度公司商船来过广州,后来成为英国建筑家的威廉��钱伯斯爵士在其《东方园艺》一书,盛赞中国园林:“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
    回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我们了解到这种文化交流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错综复杂的,并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一)文化交流的多样性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多方面的,在某重要文化交流过程中又夹杂着其他学科,从而反映出文化交流的多样性。如印度医学的传入,是随佛教的东传而来华。印度医学,并非佛教医学,其渊源更为久远。大约自公园前2000年印度医学已自成体系,有《吠陀》(Veda)经典,又是有“五明大论”。初是口传,至公元前7世纪至前1世纪才用文字纪录下来,佛教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才注入佛教教义。隋代以前译成汉文的印度医书,仅《隋书��经籍志》所载已有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