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试从考古发现探索百越文化源流的若干问题

作者/责任者:杨式挺著

索取号:K872.65/4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岭南文物考古论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百越文化是构成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来源之一。
    关于百越民族史问题,解放前已有论著。[1]解放后更有新的广泛研究。本文拟以考古资料(尤以本省的)为主,结合文献,试就百越文化的源流(侧重在源)中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经济生活的特点
    在百越诸族团中,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历史传统的差别,至少可以分为以种植水稻农业为主和以渔猎捕捞经济为主的族团或国家。
    以种植水稻农业为主的,如西周时期的杨粤(分布于今湖北至江西的长江沿岸),于越(分布于今浙江绍兴一带)、春秋时的吴、越两国,战国的骆越等。如《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载:“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和“鸟田之利”。《史记��货殖列传》记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又如《周礼��职方》和《淮南子》均记述“荆、扬二州,其谷宜稻”和“江水肥仁,其谷宜稻”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