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姚璇秋:她代表了潮剧的黄金时代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视为畏途。

    为了减轻大姆的负担,姚璇秋到火柴厂当童工。她每天从家里带个番薯去当午餐,省着吃饭钱,半夜去看便宜的天光戏。旧时潮剧演戏常常演到天亮,有些观众怕影响次日生计,十二点就退场了,空出来的座位,戏院就售“票尾”。“票尾”很便宜,可以看到天亮。姚璇秋几乎天天去看,看戏懂了很多道理,也学了一些字。

    姚璇秋只上过一阵学,没钱读下去。她就做抽纱、绣花帮补家用,有时到家附近的“阳春儒乐社”唱曲。唱曲是没有钱的,只是自娱自乐。哥哥拉弦她唱曲,她觉得很快乐。

    到了1949年,澄海解放。姚璇秋和两个哥哥都到广播站当义务广播员,演唱节目、宣传时事。兄妹有时也到街上唱一些药厂的广告曲,挣一点小钱。

    3

    戏班烧了卖身契,演员成为文艺工作者

    姚璇秋和哥哥们在街上唱曲,只是一种爱好。真正到剧团开始她的戏剧生涯,是在1953年。刚开始,她是死活不愿意到剧团去的。

    这得从潮剧残酷的童伶制说起。

    在传统潮剧表演中,乌面、老丑、老生和老旦由成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