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她代表了潮剧的黄金时代(中)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府当佣人。她假装扫窗,靠近丈夫的书房。天黑了,花园里风吹虫鸣,王金真心情复杂。在书房窗下,她手拿短扫帚,蹲下身,一边扫,一边找寻,心里很苦。这是青衣戏的典型,唱功也难,要不断蹲下又起身,唱起来气还要顺。

    这几位老师对姚璇秋的教导,让她受益终身。潮剧一直没有流派的说法,有老师,无流派。虽然老前辈、老先生们的唱腔和动作是有区别的,但并没有一个派别名称。姚璇秋记住的,是老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吐纳纤毫。

    除了学戏,剧团里还有文化课,每周学古琴、古画课程,不用考试,只是培养和熏陶。

    排戏前,就有老师来讲历史、讲诗词。此时传统戏剧开始有正规的导演制度,拍戏很严格。“1951年,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按照政务院的指示进入各戏曲表演团体开展戏改运动。相对于名角领班的剧种与剧团而言,在文化程度较低和刚从童伶制解放出来的潮剧戏班开展戏改容易得多……导演,这个发源于西方,引入中国之后先在话剧、歌剧和电影界设立的职务经新文艺工作者带进潮剧,各剧团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