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源远流长的五更调,不应遗漏广府南音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在不久前粤剧学者沙龙之《清风桥接漱珠桥——南音中的省城街巷》“线上沙龙”中,主讲嘉宾吕兆球先生分享了不少广府南音经典作品,讲述广州的水城记忆。其中最令人痴迷的,依然是哀婉悲切的润心师娘版《叹五更》。

    “叹五更”式的唱词形式并非南音独有,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五更调”民间小调,此后见于唐至五代的敦煌曲词,明清时期的各种俗文学选集,吟唱已千年。

    在粤方言地区流传的广府说唱,也有不少采用“五更调”演唱的优秀作品,遗憾的是,随着南音、粤讴等咏叹式的说唱艺术日渐成为绝唱,粤调“五更调”也不容易听到了。可是其中的经典作品,不应被遗漏,当学者和艺术家们讲述中国传统“五更调”时,请为销魂荡魄的广府南音记上一笔。

    1

    润心师娘唱《叹五更》,“惊为天人”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萧梅教授听了润心师娘演唱的南音《叹五更》,赞叹道:“惊为天人!”

    萧梅并不懂粤语,她的震撼只是来源于对歌者的声音、呼吸、节奏、情绪本能地传递与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