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五更调,不应遗漏广府南音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1
接收。
音乐是超越语言的。
这种一声接一声的叹息,这种以无情跨过无望的摆渡,这种行云流水却步步不忍的“五更调”,是音乐家们尚未亲听便已熟知的哀愁。
无独有偶,萧梅教授的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教授,听了“粤人情歌”公众号中的广府南音,也说:“歌唱细腻幽婉到这般程度,实在令人感叹!”
乔建中还鼓励笔者说:“听了《叹五更》、《闵子骞御车》这些南音作品,非常好!历史音响文献的文化价值一点也不逊于书面文献。王国维说,凡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音乐也一样,但体现一时代音乐者,最有资格的其实是声音,是比传承者生命更久远的‘历史音响’。你对广府说唱历史音响的挖掘很有意义,令人感佩,希望你坚持!”
2
“五更调”,是生活的镜子,是诗歌的脚印
乔建中在他的专著《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中,对“五更调”有专门论述。“它们(五更辞)虽然前后相差一千余年,但互相仍保留着某些共同之点,即都以时辰(五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