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深情”对“高义”的救赎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29
《舍子记》旧事新编
2016年香港中国戏曲节有不少好戏,其收官之作尤其令老戏迷注目。这是8月11日至13日由香港粤剧名伶尤声普、陈好逑联袂演出的新编粤剧《舍子记》。两位主演均年逾八旬,共同担演新戏,表演的又是一个戏剧冲突彰显、情理交融、内心戏繁重的老故事,堪称一场有分量感的演出。
《舍子记》源自传统粤剧《宝莲灯》之《二堂放子》,历来有不同版本的演绎。白驹荣、郞筠玉演绎的版本深入人心,展现了情理交战之下剧中人物的道义之心。而《舍子记》在充分保留人物舒展大义的空间上,更“不畏艰难”地深入到人物情感悲重的内心世界,赋予人物最深情的理解和同情。放在现代人看传统戏的价值观隔阂之下,《舍子记》竟是一场“深情”对“高义”的救赎。
1
传统《二堂放子》是男性视觉 新编《舍子记》是女性视觉
现代人看传统戏,有很多情理是不易理解的。
笔者看昆剧《浮生六记》,听见观众说:“沈三白和芸娘那么相爱,芸娘还要为三白纳妾,真是不可思议。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