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民初广州伊斯兰教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影响和现实的特点
作者/责任者:张建君撰写;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广州市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第四届广州伊斯兰文化论坛论文集》
容性特别强,并且公正,这决定了穆斯林宽阔的胸怀。怀圣寺和濠畔寺都曾经有外国穆斯林任伊玛目的历史。无论是土耳其和阿拉伯国家,还是中国云南和西北的阿訇,只要你传的是伊斯兰教即可。可见清末民初的广州伊斯兰教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广州杨竹坪阿訇从西北等地学成归来后,在濠畔寺任教长,之后又赴南京、上海、镇江等地任教长,并著有《至圣品注》等中、阿文经书。清末民初,广州伊斯兰教有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学风和寺风。
张鸿韬阿訇就是中国著名阿訇张子文(俗称德国张,会四门外语)的得意门生。各地阿訇都在用“小二锦”时期,广州的阿訇已是“经书两开”的阿林了。
书刊类
《天方学理》中国伊斯兰教宣教月刊。1928年10月创刊。由广州濠畔街回教礼拜堂天方学理月刊社主办。主编马瑞图。下设干事会。现存第74期系1936年3月出版。第9期刊有马联元《编述“大杂学”序》第6卷9-10期合刊登有摘星的《怀圣寺大殿开拆记》等重要文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