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旧中国的广州银钱业市场

作者/责任者:严显郁撰写;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索取号:K296.5/144/3-1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编.第3卷

,民国以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力量,特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政府,曾对北洋政府进行剧烈的斗争和讨伐;以后广东地方当局,直到1936年7月原统治广东省的陈济棠下野时止,对南京国民政府,也存在着貌合神离,半独立、独立甚至公开军事对抗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固不愿贯彻执行北京、南京政府的金融政策法令,而上项政策法令,也有不全适应广东具体情况的一面。即使在解放前夕,这种矛盾,也还是明显存在的。所有这些政治、经济因素和它们的互相影响,就形成了旧中国广东省的金融活动,呈现许多特殊性、复杂性,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特别浓厚,也有不少创新性。
    抗战胜利后的广州,经历着法币、金圆券的相继恶性膨胀、恶性贬值,以至彻底崩溃,物价暴涨,外汇黑市十分猖獗,不但公开的银钱号店,实行投机经营,暗帐普遍,还有地下钱庄,自设秘密电台,走私风严重。港币早就成了投机对象,后来在解放前几年更发展成为几乎占领广东省大部分市场,基本取代中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