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的广州银钱业市场
作者/责任者:严显郁撰写;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索取号:K296.5/144/3-1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编.第3卷
香港,也曾起着重大作用。
至解放前几年的黄金买卖,除部分银号熟客外,多数是和金铺(金银首饰店)交易,认为它们中的一些大或老字号,招牌较有名声,成色比较保险。金铺出售首饰,只能赚得有限的火耗和利润,更大的收益,还在于经营金条、金块等投机买卖。
广州的黄金投机买卖,规模比不上香港。一般分为“隔水”(即期货)和“即水”(即现货)。前者是买空卖空的投机业务,后者是实货实本,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保值而买的,不能说所有黄金买卖全部都是投机。还有所谓“即即”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价钱较贵,半小时内即可完成一笔交易,多是外来客商,准备买到后即行离开广州的。上面说到的为了保值而买黄金的,也有住在广州的暴发户或达官巨贾的贵妇,一般也是做“即即”买卖。不论那(哪)种形式的黄金投机买卖(在金铺买卖少量金银首饰,目的在保值,不属这类),都是在秘密约定的地方成交,很少失信和拖欠。
银钱号店的黄金期货买卖,通常是先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