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还有老叔父在,要赶紧留下来、拍下来”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A34
专区青年粤剧团演出过;
1966年11月10日,香港八和会馆召集香港戏行,于香港九龙城乐善堂戏棚演出一场。
其中广州粤剧团和香港八和会馆的两场,都是从“观音出世”开始完整上演的。后来,1988年11月7日华光师父诞,香港八和会馆又组织了一次演出,这次只是从八仙上场贺寿开始演出。如今香港还不时上演浓缩版的《香花山大贺寿》,集中展现戏中技艺的精华部分。
林万仪《<香花山大贺寿>的百年传统:从省港班到香港八和》一文专门介绍了从《香花山大贺寿》演出中反映出的省港两地演出土壤之差异。
“直至1940年代末,省港班名伶依然穿梭两地演出,香港与广州有共同的剧目,做一样的仪式、习俗。1931年《伶星》杂志11期报导薛觉先领导的‘觉先声剧团’在田、窦二师诞期假广州海珠戏院开演《香花山》的盛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对移港潮,新政府实施收紧边境政策,两地居民不可自由往还,粤剧省港班时代随之结束。‘香港粤剧’、‘大陆粤剧’发展出不同的风貌就是由此而起。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